close
" 結果哀慟是一個沒到達之前我們誰也不知道的地方。我們預想 (我們知道) 某個我們親近的人可能會死, 但我們無法預見緊接在這個想像的死亡事件之後的那幾天或幾個星期。我們甚至曲解了那幾天或幾個星期的本質。我們可能會預期死亡突然帶來震驚。但我們沒料到這種震驚會毀天滅地, 讓身心盡皆錯亂。我們可能會預期自己因喪親而一蹶不振, 而傷心欲絕, 而瘋狂。但是我們沒料到會是如假包換的瘋狂, 冷靜地當事人相信丈夫就要回來, 而且需要他的鞋子。"
"我們也無從得知, 橫亙在這個事實之前的( 這就是我們想像的哀慟與真正的哀慟最重要的差別) 是繼之而來無休無止的茫然, 空虛, 與意義截然對立, 時光無情的延續不止, 讓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親身經歷真正的 無意義" ----摘錄 奇想之年
這本書放在我的書櫃上已經有一段時間。最近突然隨手翻閱了一下, 然後深刻的感受了一下
因為感同身受
所以仍然不斷地抬頭尋找, 希望你會在夕陽中, 或是某家屋頂上, 或是樹頂 高高的坐著 看著我們
所以以為感覺到你的視線
所以新買的鞋櫃裡也放了你的鞋
還可以 (需要) 維持多久?
懷念戀愛的感覺, 也許也僅限於懷念跟你的戀愛
Das ist das Leben. Es geht weiter.
Von Einfach war nie die Rede.
全站熱搜